双防全防液氯储罐
液氯储存安全规范(罐区) (1)双防全防液氯储罐须设防火堤。堤内有效容积须为最大储罐容积的 60%。 (2)双防全防液氯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一般为 1.0 倍卧罐直径且不大于 1.5m,球 罐之间的防火间距,有事放排放至火炬或吸收处理装置时。不小于 0.5 倍球罐的直径;无事故排放至火炬的措施时,不小于 1.0 倍球罐的直 径。同一罐组内球罐与卧罐的防火间距,须采用较大值。 (3)双防全防液氯储罐的
液氯储存安全规范(罐区) (1)双防全防液氯储罐须设防火堤。堤内有效容积须为最大储罐容积的 60%。 (2)双防全防液氯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一般为 1.0 倍卧罐直径且不大于 1.5m,球 罐之间的防火间距,有事放排放至火炬或吸收处理装置时。不小于 0.5 倍球罐的直径;无事故排放至火炬的措施时,不小于 1.0 倍球罐的直 径。同一罐组内球罐与卧罐的防火间距,须采用较大值。 (3)双防全防液氯储罐的
液氯储存安全规范(罐区) (1)双防全防液氯储罐须设防火堤。堤内有效容积须为最大储罐容积的 60%。 (2)双防全防液氯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一般为 1.0 倍卧罐直径且不大于 1.5m,球 罐之间的防火间距,有事放排放至火炬或吸收处理装置时。不小于 0.5 倍球罐的直径;无事故排放至火炬的措施时,不小于 1.0 倍球罐的直 径。同一罐组内球罐与卧罐的防火间距,须采用较大值。 (3)双防全防液氯储罐的温度、压力、液位、流量等重要工艺指标实施远程 监控。完善连锁报警。有毒气体报警等装置。 (4)双防全防液氯储罐必须配置液位检测仪表。同一储罐至少配备两种不同 类别的液位检测仪表,且须配备高、低液位报警回路。必要时还须配 有液位与相关工艺参数之间的联锁系统。高液位报警器的安装高度。 须满足从报警开始 10~15min 内液氨不会超过规定的最高液位的要求。 低液位报警器的安装高度,须满足从报警开始 10-20min 内泵不会抽 空的要求。 (5)液氯储存、装卸区域使用的仪表及其安装、接线等必须符合防爆 类型及等级要求。仪表的明显部门须有清晰的防爆标志。 (6)仪表的安装位置与罐的进出口接合管和罐内附件的水平距离不 少于 1000mm。
(7)检测仪表的设置须符合以下要求。 ①确保检测参数具有代表性。检测数据准确、可靠。 ②温度检测点须选择有代表性的部位。测量罐内介质温度时,可根据 罐的容量和介质特性设置单个或多个具有代表性的温度检测点。③对于有压液氯储罐,须设置压力检测仪表。 (8)仪表接地连线及连接须符合以下要求: ①仪表系统的接地连线,须采用多股铜芯绝缘电线或电缆。 ②仪表系统的接地连接,须根据不同要求分别接至下列设施;单独设 置的仪表系统接地体;厂区电气系统接地网;电气系统在不同装置或 不同界区分设的接地分配器。 ③个别现场仪表、电缆接线盒等保护接地连接。可就近接至己接地的 金属构件或金属管道。禁止接至输送可燃性物质的金属管道。利用以 上设施作接地连接时。须保证其接地的连续性、可靠性。须满足仪表 系统接地电阻的要求。 ④接地连接板须采用铜板制作,须采用绝缘支架固定。 ⑤接地支线的连接、接地分干线的连接、接地总干线与接地连接板之 间的连接,须设置铜制接线片,并采用铜制紧固件固定。 ⑥各类接地连线中,严禁接入开关或熔断器。 ⑦仪表系统接地点的位置,须有明显的标志,接地连线须为绿色。 (9)双防全防液氯储罐安全充装量禁止超过储罐容积的 85%,正常生产时液氨 储罐应控制在较低的液位,一般控制在安全充装量的 30%之内。 (10)液氨罐区须设有氨气检测器,报警器的安装高度一般应在 160~170cm,须安装在工作人员易看到和易听到的地方。 (11)室外双防全防液氯储罐区须设事故喷淋水、排水等设施。排水须设两条通 道,雨水系统和生产污水系统。下水时打开雨水系统的阀门,使之流 入雨水系统,事故状态下打开通往生产污水系统的阀门,双防全防液氯储罐经环保处理